hahabet官方网站,haha体育十年信誉

COMPANY

媒体报道

紧跟时代律动实现全新跨越

更新时间:2019年10月01日 15:06


第一架初教5飞机试飞员段祥禄(后左)刁家平(后右)

  第一架初教5飞机试飞员段祥禄(后左)刁家平(后右)

1949年10月1日,人民空军17架飞机飞过天安门上空

  1949年10月1日,人民空军17架飞机飞过天安门上空

60年代三线企业建设初期场景

  60年代三线企业建设初期场景

80年代机翼装配

80年代机翼装配

1956年7月19日,歼5首飞成功

  1956年7月19日,歼5首飞成功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受阅飞机飞过天安门广场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受阅飞机飞过天安门广场

  1949到2019,每一次飞行都描绘着壮丽的中国航迹,每一步跨越都标注着崭新的中国高度。

  70年前,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开国大典上,受阅的飞机因为数量不够, 不得不飞完一圈绕回来再飞一圈。

  70年后,以歼20、运20为代表的中国先进航空装备牵引着中国航空工业进入了“20时代”,实现了对世界先进航空工业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再到“同台竞技”的历史性跨越。今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举行在即,国产现役空中主战装备将悉数亮相,部分先进武器装备也将首次亮相。

  70年共和国峥嵘岁月稠,70年航空工业与共和国同频共振,每一次改革的节点,都是一次跨越发展的起点。

  不忘初心,回忆峥嵘岁月来时路,航空工业壮阔崛起的历史依稀眼前。在新中国70年沧桑巨变的图景中,伴随着中国奇迹般的发展,航空工业成就了一次次革故鼎新的体制机制变革。把握大势,行稳致远,航空工业牢记使命、阔步向前,历经艰难初创、政企分开、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国际化开拓……坚实的脚步不惧风雨、踏平荆棘,迈入了新时代的逐梦征程。

  白手起家 从维修到制造实现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的跨越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集中财力、物力,建设和发展了一大批国有企业,仅“一五”期间,全国就开展了1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包括156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有13个就是航空工业建设项目。这些项目,为新中国航空工业打下了厚重底色。

  1950年12月,朝鲜战争爆发不到5个月,敌机呼啸的声音催促着国人:拥有制空权,拥有强大空军,创建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已刻不容缓。北京中南海西华厅内一场会议气氛凝重,“我们的航空工业建设要从实际出发,航空工业发展是先修理后制造,再发展到自行设计,在设计修理时,就要考虑日后转变为制造厂的安排和部署。”周恩来总理的一席话指明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方向。1951年4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下发《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 随后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成立,新中国航空工业自此开启逐梦蓝天的征程。

  4个月后,重工业部提出了“3~5年由修理走向制造”的航空工业发展方案,6天内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批示定案。中央决策拿出价值60亿斤小米的资金开展航空工业建设。这对建国初期百废待举的新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正是这样一笔“巨款”,成为了新中国航空工业启航的“启动资金”。

  航空工业以战时的工作效率迅速组建,千方百计满足作战需要,全力保障作战飞机的修理。当时从军队接收了16个航空小厂和2个兵工厂、3000多台设备和9000多名职工,克服物资条件和技术条件上的重重困难,迅速开展飞机修理工作。此后5年里,在国家大量资金投入和苏联技术支援下,航空工业改建和扩建了20个企业,完成修理飞机2476架、发动机9665台,有力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到了50年代末期,航空工业已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直接开始了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这种跨越式的发展方式,使我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一套适合国防需要的航空工业体系。

  就在发展初见成效之时,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全部撤走,多个型号项目搁浅。突如其来的危机让航空工业下定决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要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发展”。在着眼长远、全面规划的基础上,为提高航空科研能力,广泛吸引海内外航空科技人才,航空工业自1956年开始着手组建科研机构,最早一批科研院所相继成立,包括航空研究院和22个航空专业设计所、研究所。这期间,航空工业局转隶于第二机械工业部,后又从中分离,组建第三机械工业部,主要负责航空工业,实行计划单列,更好地适应了科研生产的发展。

  经过调整、整顿,航空工业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飞机设计制造方面取得了多个型号的重大突破。在建造工厂的同时,航空工业争分夺秒制造飞机,一项项“第一”被创造出来。1954年7月3日,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在江西南昌飞机厂飞上蓝天。毛泽东主席得知消息非常高兴,向工厂签发了嘉勉信,称“这在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随后,1956年7月19日,新中国试制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首飞成功,该机所用的涡喷5发动机, 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涡轮喷气式发动机;1957年12月10日,中国第一架多用途运输机运5首飞成功;1958年12月14日, 新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直5首飞……

  新中国航空工业,就这样边建设、边生产,用饱满的航空报国热情,创造了惊人的发展速度。

  从1966年到1976年, 这十年, 在航空人心中有着特殊的记忆。根据进一步增强试制生产能力、完善配套的需要,航空工业展开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响应“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大批航空人从祖国四面八方奔赴“三线”,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历程。到70年代后期,航空工业的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有了较强的飞机及其配套生产能力,而且在中南、西南、西北等地的“三线”地区建成了能够制造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和发动机、机载设备的成套生产基地。与此同时,航空工业也加强了航空科研设计体系建设。

  到改革开放前,当初基础微薄的航空工业终于走出了艰难困境,基本建立了包括教练机、战斗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在内的战术空军装备体系, 拥有了比较完整配套的生产能力,已初具规模并逐步形成体系;导弹工业也在孕育之中;拥有超过30家研究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科研体系布局初步形成。

  转变职能 调整机构 走向市场实现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政府机关向市场主体的跨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中国开始进入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按照党和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体部署,航空工业发挥“闯”和“创”的精神,勇立国有经济改革的潮头,勇担军工行业改革的先锋,做试点、探路径、积经验,以改革促改革,以改革激活力,推动管理体制、企业产权、公司治理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1982年5月25日,在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3次会议上,第三机械工业部正式告别历史舞台,改名为航空工业部。此后数年中,航空工业在管理体制上不断调整,开始了走向市场的初步探索。1988年7月5日,遵照国务院关于“转变职能、下放权力、调整机构、精简人员”的方针, 航空航天工业部宣告成立,“小政府、大集团”应运而生。在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小政府、大集团”助力了航空航天系统承担大型项目、形成集团性结构;军民结合,以民养军,完成航空航天任务;参加国际合作,走向世界;转变政府职能,增大企业自主权等多项变革。仅在成立一年内,航空航天工业部就实现了“一机定型、三机上天、四星高照”的壮举,全面完成科研生产计划。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同步增长,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日月交辉、战鹰冲天,我国的航空工业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新契机。1993年,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作为改革大潮中强有力的波澜,航空工业拉开了向企业化运作转变的序幕。6月26日,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宣告诞生,航空工业彻底实现政企分开,义无反顾地迈上了市场化发展的道路。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航空工业蒸蒸日上。到1998年,中国航空工业共有企业单位256个,员工52.4万人, 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8亿元。

  来到20世纪末的最后一个年头,航空工业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步步深入,步入了快车道。1999年7月1日,为改革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一分为二, 分立为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以此为起点,我国航空工业正式告别计划经济时代,航空企业开始自负盈亏。

  迈开大步跨入21世纪,两个集团继续加大改革力度、更新观念、转变职能, 进一步打破过去企业内部的行政管理体制,成为了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真正的企业。自主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2004年歼10飞机设计定型并批量列装, 标志着我国航空装备实现了从二代到三代的跨越。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两个集团的经济规模成倍增长,从分开时的不足1000亿元总资产、不足400亿元销售收入,达到近3000亿元资产总额, 销售收入近1500亿元,利润总额超过60亿元。坐拥稳固江山,航空工业即将迎来一场历史性的伟大重组。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航空工业紧跟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步伐,经过一次又一次凤凰涅槃般的蜕变,从而将一个国务院经济职能部门变革为真正的现代企业组织,实现了从政府“衙门”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的深刻转变。

  重组整合 集聚力量实现了由传统国企向现代企业由国内企业向跨国公司的跨越

  改革开放30周年之时,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开放的市场面向全球,航空工业迫切需要具备与世界巨头同台竞技的实力。要参与竞争, 相对弱小的体量唯有通过整合握紧拳头,2008年10月21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组建方案;11月6日,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完成工商注册,正式挂牌成立。这是航空工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战略性整合和专业化重组,整合产业链和价值链,突出重点产业,提高研发效率和经营效益,航空工业拉开了从传统国企向现代企业、从国内企业向跨国公司跨越的序幕。

  重组后,航空工业迅速布局,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国企向现代公司的跨越,同时也加速由内向型企业向跨国公司迈进。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航空工业加快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以每月诞生一两家专业公司的速度架构起一个现代化大公司;组建了19个专业化发展的子公司、事业部和直属机构,初步改变了过去我国航空工业布局分散、内耗式竞争严重的不利局面,形成了发展合力;成功构建了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初步搭建了总部作为战略管控和财务管控中心,直属单位作为利润和产业化中心,成员单位作为成本和专业化中心的三级管理体制;着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直属板块公司治理结构,所有子公司都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 事业部和直属机构模拟子公司运行;通过资本市场实施了20项专业化重组,涉及95家成员单位,一批企业成功增发和IPO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的刚性约束,深层次地推进了体制机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积极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累计并购了50多家各类企业,其中境外并购投资总额近70亿元,实现年收入超过200亿元、利润10多亿元。

  这一系列的改革,推动装备发展从“更新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向“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转变,激发了航空工业发展的深层动力, 歼20隐身战斗机、运20大型运输机、“鹘鹰”隐身战斗机、歼15舰载机、“翼龙”系列无人机等明星机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航空装备实现了从三代到四代、从非隐身到隐身、从中小型向大型、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从陆基到海基、从有人到无人的巨大跨越。

  这时的航空工业已经过60年的发展与传承,与国外最先进的航空强国相比, 已经实现了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再到“同台竞技”的转变。航空工业的迅猛发展,不仅提升了我国的装备力量,对我国的制造业水平和提升、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

  站上新起点 探索新实践实现从新航空向强航空的跨越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航空工业作为军工央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改革强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等一系列决策部署,秉承航空报国的神圣使命,奋力推进航空工业发展,努力推动航空强国建设。特别是2016年召开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以来,航空工业聚焦主业、优化布局、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大刀阔斧推进改革,扎实开展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工作,发展战略更加清晰,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资本布局不断优化,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2017年12月27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完成了集团公司层面的公司制改制,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并正式更名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至此,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统一部署, 我国十二大军工集团全部完成央企改制,成为公司制体制,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

  随即,军工集团混改大幕自此拉开。2018年12月14日,在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国务院国资委将航空工业等11家央企列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试点给了航空工业更大的改革空间,更多大胆改、大胆试、大胆闯的机会。航空工业通飞、中航国际、机载系统3家单位进入国企改革“双百”名单; 合肥江航在国家首批混改试点中率先完成;9家军工事业单位转制实施方案上报待批;航空工业作为试点单位中唯一一家商业二类企业,也是唯一一家军工企业,肩负着党和国家的期盼,正大胆探索,蹄疾步稳, 为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供新实践。2017年以中航黑豹为平台,完成了沈飞集团的重组上市,成为军工行业当前上市的最核心军工资产。产权多元化改革向更深、更广的方向迈进, 推动主业更加集中突出, 机构更加精简精干,管理更加高效顺畅,不断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时代航空强国,集团公司成为世界一流航空工业集团;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新时代航空强国,集团公司成为世界领先航空工业集团。”2018年1月31日,站在强国强军的历史新起点上,航空工业展望前路,信心满满, 昂首吹响了追梦新时代的冲锋号角。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航空工业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接过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坚定担当起超越对手、领先创新的挑战。“在开启全面建设航空强国新征程的关键时刻,集团党组制定了新时代集团发展战略,即‘一心、两融、三力、五化’。”2019年1月22日,航空工业党组书记、董事长谭瑞松在集团公司2019年工作会上竖起一面旗帜,航空工业新局再启。

  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时代发展, 航空工业党组顺应新时代国家战略的发展要求,带领全体航空人坚定航空报国初心,笃行航空强国使命, 向着世界一流航空工业集团奋勇前进。

  “建成‘世界一流企业’,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实现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目标。”航空工业的改革永远在路上,每一次改革节点,都是一次新征程的起点,航空工业在改革中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上一篇:七十载初心更坚强军路无畏征程

下一篇:刚刚,34型166架飞机飞越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hahabet官方网站